心脏骤停的定义与急救措施详解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突然停止跳动,导致血液循环中断,患者随即失去意识,呼吸也可能变得异常、停止或呈现叹气样呼吸。此时,无法在颈动脉或股动脉处触及到脉搏,表明生命体征已经危急,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的识别与初步应对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无反应且呼吸异常或停止时,应迅速判断是否为心脏骤停。首先轻拍患者肩膀并大声呼喊以确认其是否有反应,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以判断呼吸情况。如果确认患者无反应且呼吸不正常,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开始心肺复苏(CPR)。
院外急救:如何正确进行胸外按压
在医院以外的环境中,如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并尽快联系120急救中心。按压部位应选择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这是心脏最接近胸壁的位置。按压频率应控制在每分钟100至120次,以保证足够的血液循环。按压深度需达到4至6厘米,应利用整个上半身的力量进行按压,而非仅靠手臂力量。
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配合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还需配合人工呼吸。按照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的比例进行操作。在完成5个这样的循环后,大约耗时2分钟,应检查患者是否恢复脉搏。如果仍未恢复,应继续进行心肺复苏,并等待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到来。
AED的重要性与使用方法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设备。它能够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并在必要时提供电击除颤,帮助心脏恢复正常节律。一旦AED到达现场,应尽快按照设备提示进行操作,确保在最佳时间内完成除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