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心脏骤停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突发性疾病,若不及时处理,极易导致猝死。因此,了解引发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对于预防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造成心脏骤停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心肌疾病
心肌疾病是引发心脏骤停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重症心肌炎特别是爆发性心肌炎,因其发展迅速、病情危重,容易造成心肌功能严重受损,从而引发心脏骤停。
此外,不同类型的心肌病在发展到终末期时也极易导致心脏骤停。例如:扩张型心肌病在合并严重心力衰竭时,心脏泵血功能显著下降;肥厚型心肌病若出现流出道梗阻,会严重影响心脏血液输出;而大量心包积液导致的心包填塞,也会压迫心脏,造成心脏骤停。
二、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心脏骤停最常见的诱因之一,尤其是一些严重的心律异常。
1、缓慢性心律失常
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或心室长间歇停搏等情况,会导致心脏在一段时间内停止跳动,从而引发心脏骤停。
2、快速性心律失常
包括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等房性心律失常,以及更危险的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等室性心律失常。这些异常心律会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进而引发骤停。
3、遗传性心律失常
一些遗传性疾病如长QT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短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也被称为离子通道病,可能在没有任何预警的情况下导致心脏骤停。
三、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病变是心脏骤停的另一大主要原因,尤其是在急性心肌梗死或急性缺血性心脏病发作时,由于冠状动脉供血突然中断,心肌组织缺血坏死,可迅速引发心脏骤停。
四、其他因素
除了上述原因外,一些理化因素或药物影响也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例如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药物中毒(如洋地黄类、抗心律失常药过量)、过度饮酒、毒品滥用等,均可能对心脏电生理活动造成干扰,从而引发心脏骤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