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脏骤停的常见诱因有哪些?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且危及生命的情况,其成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提高预防意识,降低发病风险。

心源性原因

心源性因素是引发心脏骤停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常见于患有慢性心脏疾病的人群。例如,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各种类型的心肌病(如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等,都可能引发恶性心律失常,从而导致心脏骤停。

其他心脏相关疾病包括:

  • 心肌炎
  • 心包炎
  • 心包填塞
  • 心脏瓣膜疾病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先天性心脏病

此外,年轻人群中的心脏骤停可能与遗传性心脏病或心肌变性有关,这些疾病容易引发突发性心律失常,从而造成心脏骤然停跳。

非心源性原因

除了心脏本身的疾病外,一些非心源性因素同样可能导致心脏骤停,这些诱因往往与全身性生理紊乱有关。

常见的非心源性诱因包括:

  • 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如高钾血症)
  • 酸碱平衡失调
  • 休克状态(如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 电击伤或雷击伤
  • 药物中毒(如洋地黄、抗心律失常药过量)
  • 过敏性休克
  • 溺水事故
  • 肺动脉栓塞
  • 过度剧烈运动

心脏骤停的危害

当心脏骤停发生时,血液循环系统瞬间失去动力,导致大脑、肾脏、肝脏等多个重要器官迅速缺血缺氧。如果在几分钟内未能恢复有效循环和呼吸,将极有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器官损伤,甚至死亡。

因此,了解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技能,对挽救生命具有重要意义。及时识别高危因素并采取预防措施,是减少心脏骤停发生的关键。

婉婉19892025-07-29 10:17:5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