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搏骤停的急救措施与应对方法

心搏骤停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突发状况,及时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在专业医疗人员到达之前,现场人员应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操作。

急救步骤详解

1.确保患者体位正确,开放气道

首先,将患者放置于坚硬平坦的表面上,采取仰卧位。通过仰头抬颏法或推举下颌法,使患者的头部后仰,从而打开气道,确保呼吸道畅通,为后续的通气和供氧做好准备。

2.实施人工呼吸,提供氧气支持

在气道开放后,施救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操作时捏住患者鼻孔,用嘴包住患者的嘴,缓慢吹气,每次吹气时间约为1秒,观察胸部有起伏即可。每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维持有效通气。

3.进行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

将双手交叠置于患者胸骨中下段,利用上半身的力量进行快速有力的按压。推荐按压频率为每分钟100至120次,深度控制在5至6厘米之间,以保证血液循环的持续进行。高质量的胸外按压是维持大脑和心脏供氧的关键。

4.及时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如果现场配备有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尽快使用。心搏骤停中常见的一种情况是心室颤动,此时心脏虽有电活动,但无法有效泵血。AED可自动分析心律,并在必要时给予电击除颤,恢复正常心律,是抢救成功的重要手段。

心搏骤停的危害与识别

心搏骤停是临床上最为紧急的心脏疾病之一,可能表现为心脏完全停止跳动,或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如心室颤动。此时,心脏无法将血液泵送至全身,导致大脑和其他重要器官缺氧,若不及时救治,将在几分钟内导致死亡。因此,识别早期症状如意识丧失、无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无脉搏等,是实施急救的关键。

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CPR)技能,在突发情况下能够争分夺秒,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建议公众积极参与急救培训,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

清秋素念2025-07-29 10:23:2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