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按压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必须掌握科学的操作方法,并注意以下几个关键事项,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确保按压质量与连续性
进行胸外按压时应保证足够的按压速度和深度,通常推荐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钟,深度控制在5~6厘米之间。同时要尽量减少按压中断时间,若需更换操作人员,应在按压与人工呼吸的间隙进行,中断时间不得超过5秒;如需进行除颤或插入人工气道等操作,中断时间也应控制在10秒以内。
密切观察复苏效果
判断心肺复苏是否有效的指标
在按压过程中,操作者应持续观察患者的复苏反应。例如,能否触及大动脉搏动、肱动脉收缩压是否高于60mmHg、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是否逐渐恢复红润、瞳孔是否由大变小、患者是否出现自主意识等。这些体征有助于判断按压效果,及时调整抢救策略。
快速准确判断生命体征
在开始胸外按压前或按压过程中暂停时,需快速而准确地判断患者的颈动脉搏动和呼吸情况,整个判断过程不应超过10秒钟,以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禁忌症需严格掌握
哪些情况应避免胸外按压
对于存在某些特定病情的患者,如张力性气胸、肋骨骨折、活动性胸腔内出血、咯血等情况,应禁止进行胸外按压操作,以免加重病情或引发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