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外心脏按压的有效判断标准及操作要点
在进行心肺复苏过程中,判断胸外心脏按压是否有效的关键指标包括:心跳重新恢复、血压趋于正常、面色由苍白或青紫转为红润、瞳孔逐渐缩小并恢复对光反应、自主呼吸逐渐恢复等。这些体征的变化表明心脑等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正在改善,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信号。
发现心跳骤停时的应对措施
当发现患者出现心跳骤停时,应立即进行意识和呼吸的判断。确认情况后,应第一时间大声呼救,寻求周围人员协助并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尽快寻找附近的自动体外除颤仪(AED)。在等待专业医疗人员到达的过程中,持续进行高质量的胸外心脏按压至关重要。
高质量胸外按压的操作要点
正确的按压体位与姿势
为确保按压效果,患者必须仰卧于坚硬的平面上,如地面或硬板床。施救者应跪在患者身旁,双手交叠,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处,即胸骨中下段交界处。
按压深度与频率控制
每次按压应使胸骨下陷至少5厘米,但不宜超过6厘米,以保证心脏泵血效果。按压频率建议维持在每分钟100至120次之间,保持节奏均匀,避免中断。在多人施救的情况下,建议每2分钟或每5个循环更换按压人员,以避免疲劳影响按压质量。
持续监测与团队协作
在整个心肺复苏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反应指标,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抢救策略。若现场有多人协助,应合理分工,确保按压、人工呼吸、AED使用等环节无缝衔接,提高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