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突发心搏骤停该如何正确急救
当病人突发心搏骤停时,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急救的第一步是迅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心脏骤停,但整个判断过程应控制在10秒以内。此时应观察患者是否有自主呼吸、意识是否丧失,并检查其颈动脉是否有搏动。若确认心跳停止,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争取黄金抢救时间。
心肺复苏的基本操作步骤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的关键环节。按压部位应选择在胸骨中下1/3交界处,即前正中线与双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施救者应以每分钟不少于100次、最好控制在100-120次的频率进行按压,按压深度应达到至少5厘米,但不宜超过6厘米。确保每次按压后胸部完全回弹,以利于心脏有效充盈。
开放气道与人工呼吸技巧
在完成30次胸外按压后,需要进行气道开放和人工呼吸。开放气道的标准方法是使患者的下颌角与耳垂连线保持与地面垂直的状态。施救者需将患者平放于地面或硬板床上,确保气道通畅。
进行人工呼吸时,需捏住患者的鼻孔,防止气体泄漏,同时用嘴唇完全包住患者的口部,持续吹气1秒以上,观察患者胸廓是否隆起。两次吹气之间应间隔1秒钟,确保每次吹气有效。
心肺复苏的循环流程
在院外急救环境下,通常由单人实施心肺复苏。其标准流程为:进行30次胸外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构成一个完整的30:2循环。建议单人连续完成5个这样的循环周期,之后可由第二名施救者接替继续实施CPR,以保证按压质量。
紧急联络与后续处理
在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必须尽快拨打急救电话,联系专业医疗团队介入救治。心搏骤停属于急危重症,现场施救只是第一步,尽早将患者转运至医院或由专业急救人员接手,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总之,面对突发心搏骤停的情况,迅速判断、及时实施标准心肺复苏术,并尽快联系专业医疗支持,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步骤。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能够在关键时刻挽救亲人或他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