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肺复苏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在实施心肺复苏(CPR)过程中,尽管其目的是挽救生命,但操作过程中仍可能带来一些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分为物理性损伤和生理功能损伤两大类,了解这些风险有助于在急救过程中采取更科学、规范的操作方式,降低伤害发生的概率。

物理性损伤

肋骨或胸骨骨折

胸外按压是心肺复苏中最关键的步骤之一,但在施救过程中,尤其是施救力度过大或按压位置不当的情况下,容易造成肋骨或胸骨骨折。这类并发症在老年人或骨质疏松患者中更为常见。

气胸与血气胸

在胸外按压过程中,若肋骨骨折刺破肺部或胸膜,可能引发气胸甚至血气胸。此外,如果按压手法不规范,也可能对胸腔内部组织造成损伤,导致空气或血液积聚在胸腔内,影响正常呼吸功能。

胃胀气与误吸风险

在进行人工呼吸时,若吹气量过大或吹气速度过快,可能导致空气误入胃部,引起胃胀气,严重时可能造成胃内容物反流,进而引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生理功能损伤

器官缺血缺氧引发的细胞损伤

心肺复苏的主要目标是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但如果复苏操作不及时或质量不高,可能导致全身各器官长时间处于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引发细胞代谢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甚至多器官衰竭。

心脏与脊柱损伤风险

在实施胸外按压过程中,如果按压深度或频率不当,可能造成心脏挫伤。此外,使用不恰当的体位或外力作用,也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尤其是对已有脊柱疾病或外伤的患者更需谨慎。

如何降低心肺复苏并发症的发生率

为减少心肺复苏过程中的并发症,施救者应严格按照国际心肺复苏指南进行操作,确保按压深度、频率和位置的准确性。同时,应尽早启动急救系统,争取在黄金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复苏操作。此外,定期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技巧,也有助于提升急救效果,降低损伤风险。

仁山智水2025-07-29 10:52:3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