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现场急救方法与操作步骤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且极其危险的状况,通常会导致心脏泵血功能迅速丧失,血液循环中断,心脏停止向身体其他器官输送血液,严重威胁患者生命。
心脏骤停的初步判断与应急反应
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时,首先要迅速判断其意识状态。可以大声呼喊患者,并轻轻拍打其双肩,在其双侧耳边进行呼唤。如果患者毫无反应,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启动应急救援系统。
对于接受过专业急救培训的人员,应在此时触摸患者的大动脉,判断是否存在搏动,同时观察其呼吸状况。而对于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普通群众,若发现患者已经停止呼吸,基本可判断其大动脉搏动也已消失,此时应立即开始实施胸外按压。
胸外按压的正确操作方法
按压部位与姿势
进行胸外按压时,应将双手交叉重叠,十指紧扣,掌根部位垂直作用于患者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按压频率应保持每分钟不少于100至120次,按压深度应达到5至6厘米。
按压节奏与团队协作
每个按压循环包括30次按压和2次人工通气,五个循环大约持续2分钟。由于胸外按压非常耗费体力,建议在体力不支时及时更换按压人员,以确保按压质量,同时持续进行直至专业急救人员到达。
人工通气的注意事项与操作要点
开放气道前的准备
在进行人工通气前,必须先清理患者口鼻内的分泌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随后采用仰头抬颏法来开放气道,确保气道畅通。
有效通气的关键
只有在气道完全开放的情况下,每次持续约1秒钟的通气才能有效进行,从而实现高质量的人工呼吸。这种“30:2”的按压与通气比例是心肺复苏(CPR)中的标准操作流程。
特殊情况下气道开放方式的调整
如果患者因外伤导致心脏骤停,且不能排除颈椎损伤的可能性,则应采用推举下颌法来开放气道,以避免对颈椎造成二次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