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快速识别与判断方法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且危及生命的情况,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准确判断,理想情况下应在30秒内完成诊断。一旦发现以下征象,即可初步确诊。
心脏骤停的主要判断标准
1.神志突然丧失
患者原本清醒,但突然失去意识,对外界呼唤无反应,这是判断心跳骤停的重要早期表现之一。
2.大动脉搏动消失
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判断是否有搏动。若在10秒内无法明确感知到脉搏,即可视为大动脉搏动消失,提示可能发生心脏骤停。
3.瞳孔扩大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大脑供血中断,瞳孔会逐渐扩大,但这一现象通常在心跳停止一段时间后才出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4.呼吸停止或呈现濒死喘息
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完全停止,或出现不规则的喘息样呼吸,这是脑干缺氧的表现,提示病情危急。
诊断时应避免的误区
在判断是否发生心脏骤停时,不应过度依赖血压测量、心音听诊或等待心电图检查,这些操作会浪费宝贵的抢救时间。尤其是对于意识丧失且无有效脉搏的患者,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流程。
临床建议
虽然瞳孔散大是判断心跳骤停的一个重要指标,但由于其出现时间较晚,且可能受到药物或其他因素干扰,因此不能作为唯一的判断依据。临床实践中,应优先依据神志改变和大动脉搏动情况作出判断,早发现、早干预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