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脏骤停为何需要进行除颤

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患者的心肌细胞常常出现电活动紊乱,导致心脏无法正常收缩和泵血。为了恢复心脏正常的电生理状态,除颤成为一项关键的急救措施。

除颤的作用机制

除颤的主要目的是让心肌细胞重新实现同步化的电活动和机械收缩。当心脏发生室颤时,心肌的电信号变得杂乱无章,心脏无法有效泵血。此时,除颤器会释放一次高能量的电流,通过胸壁或直接作用于心脏,使所有心肌细胞在瞬间同步去极化,从而中断异常的电信号传导。

高能量脉冲电流的应用

这种短暂而强大的电流可以有效抑制心肌中各种异常的兴奋点,尤其是那些导致心律失常的异位起搏点。通过这种方式,心脏的主导起搏点——窦房结有机会重新掌控心脏的节律,恢复正常的窦性心律。

除颤在急救中的重要性

在心脏骤停的抢救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研究表明,越早进行除颤,患者的存活率越高。每延迟一分钟,生存几率就会显著下降。因此,在心肺复苏(CPR)的同时尽快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步骤。

综上所述,除颤不仅是恢复心脏正常节律的重要手段,更是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科学、及时的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抢救效率,挽救更多生命。

鱼跃龙门2025-07-29 11:04:0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