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心脏骤停的典型临床症状及应对措施

心脏骤停的基本定义

心脏骤停是指心脏的正常电活动突然中断,导致心脏无法有效泵血,从而引发全身血液循环停止的紧急情况。这种状况通常发生得非常突然,患者会在短时间内失去意识,生命体征迅速消失。

主要临床表现

意识突然丧失

当心脏骤停发生时,大脑因缺乏血液供应而迅速失去功能。患者通常在10至15秒内就会出现意识丧失的情况,表现为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如呼喊、拍打等。

呼吸异常

在心脏骤停初期,部分患者可能会表现出一种特殊的呼吸形式——叹息样呼吸,这种呼吸通常短暂且不规律,随后会迅速发展为完全的呼吸停止。

脉搏消失

通过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脉搏。心脏骤停时,这些大动脉将无法触及搏动,这是判断心脏骤停的重要体征之一。

心音消失

使用听诊器在心前区听诊时,将无法听到正常的心音,这也是心脏骤停的典型表现之一。

伴随症状

少数患者在心脏骤停发生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抽搐现象,这通常是由于大脑缺氧引起的,并非癫痫发作。

急救措施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脏骤停的症状,应立即启动急救程序,最关键是尽快进行心肺复苏(CPR)。时间就是生命,每延迟一分钟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的生存率就会下降7%-10%。因此,及早识别心脏骤停并迅速采取急救措施至关重要。

如果现场具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应在进行CPR的同时尽快使用,以提高抢救成功率。同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支援。

越来越好2025-07-29 11:21:2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