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的典型症状与急救措施
心脏骤停是一种突发且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患者通常会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等表现。
心脏骤停的主要临床表现
当发生心脏骤停时,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失去意识,呼喊或轻拍其身体也无法唤醒。通过心脏听诊可以发现心音消失,无法触及大动脉搏动,如颈动脉或股动脉。
此外,患者的胸廓停止起伏,表明没有自主呼吸,这一现象通常伴随面色苍白或青紫等缺氧表现。心电图检查可发现多种异常,包括心室颤动、无脉性电活动或完全的心电静止,即心脏停搏。
心脏骤停的紧急处理方法
立即启动心肺复苏(CPR)
一旦确认患者出现心脏骤停,应立即启动心肺复苏程序。首先进行持续的胸外心脏按压,以维持血液循环。按压深度应达到5-6厘米,频率保持在每分钟100-120次。
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
在进行胸外按压的同时,应清除患者口鼻腔内的分泌物或其他阻塞物,保持气道通畅。随后进行人工呼吸,以提供氧气支持。若为单人施救,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应为30:2。
循环评估与持续抢救
完成5个循环的心肺复苏后,应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重新评估,包括是否有自主呼吸、脉搏是否恢复等。若生命体征仍未恢复,需继续进行CPR,并考虑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辅助治疗。
心脏骤停是临床上极为紧急的情况,识别其症状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公众掌握基本的心肺复苏技能,能够在专业医疗救援到达前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