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狭窄手术治疗详解
肺动脉狭窄的治疗主要包括两种手术方式,医生通常会优先考虑微创方案,具体如下:
微创介入治疗
腔内介入治疗是一种较为先进的微创方式,适用于多数肺动脉狭窄患者。手术过程相对简单,患者平卧于手术台,进行局部麻醉后,在大腿根部进行皮肤穿刺。穿刺成功后,导管沿静脉系统路径进入体内。
导管与导丝依次通过股静脉、髂外静脉,最终到达下腔静脉、右心房,再进入右心室,最终抵达肺动脉。肺动脉分为左右两支,医生会使用猪尾巴导管分别进行造影,以明确狭窄的具体位置。
在造影过程中,患者需配合医生进行深呼吸并暂时屏气,以减少呼吸运动对影像清晰度的影响。一旦确定狭窄部位,即可进行相应的治疗操作,如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
开放性外科手术
手术流程与操作
对于不适合微创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开放性手术。此类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首先需要开胸,并建立体外循环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医生会精准地解剖出病变部位的肺动脉,评估狭窄程度后决定手术方式。常见的处理方法包括切除病变血管并进行置换、搭桥手术,或实施内膜剥脱术。
术后预防与处理
在进行内膜剥脱后,为防止再次发生狭窄,医生可能会选择植入补片以增强血管的通畅性。这类手术由心脏外科医生主导,操作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属于创伤较大、难度较高的手术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