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预激综合征的成因及机制解析
心脏预激综合征是一种由于心脏电信号传导异常所引发的心律失常疾病。其主要原因是心脏在正常传导路径之外,存在一条或多条异常的电信号传导通路。这些异常通路能够将心脏跳动的电信号提前传递到部分心肌组织,导致这部分心肌在正常信号到达之前就发生激动,从而引发预激现象。
心脏正常电信号传导机制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跳动由窦房结控制,窦房结作为心脏的“天然起搏器”,以每分钟60至100次的频率规律地发出电信号。这些电信号通过结间束传递至心房,再经房室结传导至心室束及其分支,最终通过浦肯野纤维网络传达到整个心室肌细胞,使心室同步收缩,完成一次有效的心脏跳动。
异常传导通路的作用
在预激综合征患者中,心房与心室之间存在一条比正常传导路径更快的附加通路。由于这条通路传导速度较快,电信号会提前到达部分心室肌,导致这些心肌细胞提前激动并收缩。这种提前激动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特征性的delta波(δ波),是诊断预激综合征的重要依据。
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预激综合征不仅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心律失常问题。例如,患者容易出现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即心跳突然加快且规律。更严重的情况下,如果患者同时患有房颤或房性心动过速,异常传导通路可能会将快速的心房信号直接传导至心室,从而引发室性心动过速甚至心室颤动,危及生命。
治疗方式与建议
对于确诊为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尤其是有明显症状或发生过严重心律失常的患者,医生通常建议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导管将高频电流传导至异常传导通路区域,将其破坏,从而恢复正常的心脏传导路径和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