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的区别解析
窦性心动过速的特点
窦性心动过速是指心脏的起搏点仍然位于窦房结,只是心跳频率超过了正常范围,通常心率超过每分钟100次。这种情况下,心脏的电信号仍然按照正常的传导路径进行,因此在心电图上会呈现出典型的窦性心律特征。
在心电图上,窦性心动过速表现为规律出现的P波,且P波形态与正常窦性心律一致。QRS波群的形态和宽度也保持正常,说明心室的除极过程没有异常。
房性心动过速的特征
房性心动过速则起源于心房的异常部位,可能是由于心房肌病变或特殊解剖结构如心耳等引发的异常电活动。这种心律失常的频率通常在每分钟120到220次之间,明显高于窦性心动过速。
房性心动过速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与窦性P波形态不同的P波,这是因为电信号的起源点发生了变化。此外,P-R间期通常大于或等于0.12秒,说明电信号从心房传导至心室的过程有所延迟。
两者的QRS波群对比
尽管房性心动过速的P波形态和传导时间与窦性不同,但其QRS波群通常仍然保持正常形态和宽度,这意味着心室的除极过程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相比之下,窦性心动过速的QRS波群同样正常,因为其电信号传导路径并未发生改变。这也是两者在心电图上较为相似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