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脑动脉粥样硬化引发脑萎缩该如何应对

脑动脉粥样硬化伴随脑萎缩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进一步影响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针对此类情况,临床上通常采取综合性的治疗与管理措施,以延缓病情进展,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改善生活方式,奠定健康基础

生活方式的调整是治疗的基础环节。患者应注重饮食结构的优化,多摄入富含维生素与膳食纤维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同时减少高胆固醇、高脂肪食物的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保持在1200毫升以上,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血液循环。

此外,必须严格戒烟限酒,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食盐不宜超过6克。规律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有助于增强心脑血管功能,同时帮助控制体重,减少动脉硬化的风险。

有效控制血压水平

高血压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保持收缩压在130-190mmHg之间,舒张压维持在80-85mmHg范围内。如血压异常,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降压药物,避免血压波动过大。

抗血小板治疗,预防血栓形成

抗栓治疗是防止脑部供血障碍的重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脑梗死的风险。但此类药物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以避免出血等不良反应。

调脂治疗,稳定动脉斑块

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诱因之一。因此,调脂治疗尤为重要。他汀类药物是目前最常用的调脂药物,不仅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能稳定动脉斑块,减缓动脉硬化的进展。

血糖管理,减少代谢负担

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患者,血糖控制同样关键。建议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或接近该水平,以减少高血糖对脑血管和神经细胞的损害。

手术干预及其他辅助治疗

当颅内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且存在明显临床症状时,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如血管内支架植入或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此外,患者还可配合使用营养脑细胞、改善脑供血的药物,以缓解症状,延缓脑萎缩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进一步发展。

鸿雁2025-07-31 10:15:1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