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及早识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常见心血管疾病。该病多发于高血压、高血脂、肥胖以及长期吸烟、缺乏运动、精神压力大的人群。
冠心病早期的常见表现
在疾病早期,患者可能在剧烈运动、情绪激动、饱餐后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例如,胸口部位出现闷痛、压迫感或紧缩感,有时疼痛会放射至左肩、左臂、背部甚至下颌部位。这些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高危人群应提高警惕
哪些人更容易患病?
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家族遗传史的人群,是冠心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定期进行体检,关注心脏健康。
早期诊断的关键检查方法
为了准确判断病情,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以下几项检查:
- 动态心电图:可长时间记录心电活动,捕捉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情况。
- 运动平板试验:通过运动诱发心肌缺血,观察心电图变化,评估心脏功能。
-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能清晰显示血管狭窄部位。
- 冠脉CT检查:无创检查方式,适合初筛和评估冠状动脉钙化程度。
早发现、早治疗的重要性
冠心病若能在早期发现并及时干预,可有效延缓病情发展,降低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建议高危人群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发出的异常信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