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岁李大爷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科学用药有效缓解症状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相关信息已做匿名处理)
摘要
66岁的李大爷因胸痛持续一周前来就诊,同时伴有指尖和舌尖麻木的症状。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患者无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但长期存在失眠问题。入院后经冠脉CT、彩超等多项检查,明确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及心脏神经官能症。通过系统的药物治疗,李大爷的胸痛症状显著缓解,整体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患者基本信息
- 性别:男
- 年龄:66岁
- 疾病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心脏神经官能症
- 就诊医院:哈尔滨市第一医院
- 就诊时间:2022年6月
- 治疗方案:苯扎贝特片、艾司唑仑片、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曲美他嗪片及舒血宁注射液联合治疗
- 治疗周期:住院7天,门诊随访1个月
- 治疗效果:胸痛症状消失,其他不适显著缓解,血脂水平恢复正常
一、初诊情况
李大爷因持续一周的胸痛症状前来就诊。患者有十余年高血压病史,长期服用厄贝沙坦片,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近期出现胸痛,并伴有指尖与舌尖麻木感,症状无明显诱因,活动后未加重。患者无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但长期失眠且情绪焦虑。就诊时血压为130/70mmHg,心率为57次/分。彩超检查显示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初步诊断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颈动脉硬化及心脏神经官能症。
二、诊疗过程
鉴于患者血压控制良好,暂不调整降压方案。为排除冠心病可能,建议行冠脉CT检查。结果显示左前降支存在混合斑块,但管腔狭窄程度未超过50%,因此未达到冠心病诊断标准,最终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检查发现甘油三酯水平偏高(4.7mmol/L),提示血脂异常。治疗上给予苯扎贝特片降低甘油三酯,艾司唑仑片改善睡眠,同时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盐酸曲美他嗪片及舒血宁注射液以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三、治疗成效
经过为期7天的住院治疗,李大爷的胸痛症状明显缓解甚至消失,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情况改善。指尖与舌尖麻木感减轻,睡眠质量显著提高。随访期间复查血脂,甘油三酯已降至1.7mmol/L以下,每晚睡眠时间可达6-8小时,整体健康状况明显好转。一个月后门诊复查,病情稳定,未见明显复发迹象。
四、康复建议
李大爷恢复良好,值得欣慰。建议其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心态,规律作息,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增加新鲜果蔬、全谷物摄入,保持营养均衡。建议每周至少5天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有助于控制体重、改善循环。同时应坚持按时服用医生开具的药物,防止病情进展。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全面体检,监测血压、血脂及其他相关指标,及时发现潜在健康风险。
五、医生总结与建议
对于有胸痛症状的中老年患者,尤其是合并基础疾病者,应首先排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可能性。部分患者虽有胸痛,但尚未发展为冠心病,仅表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如本例患者。胸痛也可能由焦虑、失眠或血压控制不佳引起。对于此类患者,应综合评估其心理状态与生活习惯,积极去除诱因,明确胸痛的真正原因,从而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