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的基本概念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因其高致死率,也被称为“心血管系统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未经有效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通常不超过五年。该病主要表现为肺动脉压力异常升高,导致肺循环阻力增加,最终可能引发右心功能衰竭。
诊断标准与分类
肺动脉高压的诊断主要依赖于右心导管检查,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25mmHg即可作为诊断依据。根据病因和病理机制的不同,肺动脉高压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肺动脉高压的五大分类
1.动脉性肺动脉高压:通常与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药物使用有关;
2.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如心力衰竭或瓣膜疾病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升高;
3.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间质性肺病等;
4.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由于肺动脉内长期存在血栓栓塞导致血管阻塞;
5.病因不明的肺动脉高压:即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目前尚无法明确具体诱因。
临床症状与就医提示
肺动脉高压的早期症状并不典型,常见表现包括活动后气短、胸痛、乏力、咳嗽,甚至咯血。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下肢水肿、晕厥等右心衰竭的表现。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活动后明显加重的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心脏超声、心电图及右心导管检查等进一步诊断。
结语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具有高度致残率和死亡率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其诊断和治疗手段不断进步。公众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做到早发现、早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