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中年女性因心功能不全引发肺动脉高压,经过系统治疗十天效果显著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相关信息已做适当处理)

病例概述

患者为一名55岁女性,主诉活动后呼吸困难已有13年,近两个月症状明显加重。10年前曾因病情加重在当地医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检查显示全心扩大、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及中度三尖瓣关闭不全。经过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整体预后不佳。此次因病情再次加重入院,经过系统检查后,采用药物联合高流量吸氧治疗,住院10天后症状明显改善,顺利出院。

患者基本信息

  • 性别:
  • 年龄:55岁
  • 疾病类型:肺动脉高压继发于心功能不全
  • 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就诊时间:2022年1月
  • 治疗方案:静脉用药(托拉塞米、阿莫西林钠、前列地尔、西地那非)、口服呋塞米,配合高流量吸氧
  •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0天,后续门诊随访
  • 治疗效果: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顺利出院

一、初次接诊情况

患者由家属轮椅推入诊室,口唇发绀明显。自述13年前开始出现活动后呼吸困难,伴有腹胀和下肢水肿,但无胸痛、咯血、晕厥等症状,也未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10年前因症状加重在当地医院就诊,超声心动图显示全心增大、三尖瓣发育不良、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收缩压高达10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为71%,诊断为心功能不全、肺动脉高压、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此后每年住院1次,活动耐力逐年下降,行走10余米即感气促,利尿药物剂量逐渐增加。

近两个月来,患者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加重,轻微活动即感不适,伴有夜间不能平卧、腹胀、乏力、下肢水肿。3天前突发发热,体温最高达38.2℃。1天前急诊就诊,动脉血气分析显示:pH7.37,二氧化碳分压60mmHg,氧分压55mmHg,实际碳酸氢盐31.4mmol/L,乳酸0.9mmol/L。初步诊断为发热待查、肺动脉高压,给予鼻导管吸氧后收入住院进一步治疗。

二、住院治疗过程

入院后,完善心脏彩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显示:肺动脉收缩压约109mmHg,右心重度扩大,左房扩大,右室壁增厚,主肺动脉扩张,三尖瓣重度反流,右心功能减退。

治疗措施

  1. 对症治疗:使用托拉塞米注射液进行静脉泵入利尿,控制水肿;同时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进行抗感染治疗。
  2. 对因治疗:确诊为肺动脉高压后,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口服,3天后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以进一步降低肺动脉压力。由于血气分析提示为Ⅱ型呼吸衰竭,故给予高流量吸氧(氧流量40L/分),若二氧化碳潴留未能改善,则考虑改为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持续监测血气、尿量及电解质水平。

经过10天住院治疗,患者症状明显缓解,遂安排出院,并开具出院带药:呋塞米片、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同时建议家庭氧疗。

三、治疗效果评估

患者诊断明确,但由于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目前尚无法进行手术治疗。因此治疗目标主要集中在改善右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及改善氧合。

使用利尿剂治疗3天后,双下肢水肿改善不明显。鉴于肺动脉高压严重,遂加用降低肺动脉压的药物,包括口服西地那非及静脉使用前列地尔。1周后,水肿明显减轻。患者存在血栓高风险,因此给予预防性抗凝治疗。因入院前有发热症状,考虑存在感染因素,给予抗生素治疗3天后,发热、咳嗽、咳黄痰等症状减轻。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实施无创通气后氧分压上升,二氧化碳分压下降。治疗第10天,整体症状较入院时明显改善,患者顺利出院,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高度满意。

四、出院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但由于肺动脉高压源于先天性三尖瓣发育不良,出院后的护理和自我管理同样至关重要。

1.药物与治疗建议

  • 继续使用利尿剂,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洋地黄类药物改善心功能;
  • 长期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必要时可联合前列环素类药物;
  • 定期门诊复查,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 建议家庭氧疗或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2.日常生活管理

  • 饮食方面应选择低盐、低脂、清淡、富含营养的食物,多食新鲜水果和蔬菜;
  • 避免暴饮暴食及高盐、高糖、高脂肪饮食,戒烟戒酒;
  • 保持良好心态,适量进行散步等轻度运动,增强体质;
  •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五、医生总结与临床启示

肺动脉高压的病因复杂多样,根据病因可分为以下五类:

肺动脉高压的五大分类

  1. 动脉性肺动脉高压:如遗传性肺动脉高压、药物相关性肺动脉高压,以及与结缔组织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相关的类型;
  2.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如心衰、瓣膜病等引起的肺动脉压力升高;
  3. 肺部疾病或低氧相关性肺动脉高压: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间质性肺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
  4.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由反复肺栓塞引起;
  5. 不明原因或多因素所致肺动脉高压:如HIV感染、门静脉高压等。

因此,一旦发现肺动脉高压,必须结合病史、体征及相关检查明确具体类型,再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本病例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三尖瓣发育不良)引起的肺动脉高压,因错过最佳手术时机,只能采取对症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进展性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定期随访,坚持规范用药,配合生活方式调整,以延缓病情恶化,延长生存期。

旧人醉梦2025-07-31 13:34:4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