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动脉高压的成因解析及常见诱因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指的是肺动脉内的压力异常升高。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通过右心导管检测,肺动脉的平均压力应小于25毫米汞柱。当这一数值大于或等于25毫米汞柱时,即可被诊断为肺动脉高压。
肺动脉高压的病理机制
肺动脉高压的发生通常与肺血管阻力增加有关,这会导致右心室在泵血过程中承受更大的压力。长期的高压状态会加重右心负担,最终可能引发右心功能不全甚至右心衰竭。此外,肺动脉高压还可能影响左心房的功能,造成整个心脏系统的负荷失衡。
引起肺动脉高压的常见疾病
先天性心血管异常
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肺动脉畸形或肺动脉狭窄,会直接影响肺部血流动力学,从而引发肺动脉高压。这些结构异常往往在出生时即存在,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显现症状。
慢性肺部疾病
长期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群,容易出现继发性肺动脉高压。这类情况多因肺部组织长期缺氧、肺血管重塑等因素引起。
肺动脉血栓
肺动脉内若长期存在慢性血栓,会导致血管腔狭窄、血流受阻,进而引发肺动脉压力升高。这种情况多见于有长期卧床、血液高凝状态或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人群。
左心系统疾病
如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左心系统疾病,可能通过影响肺静脉回流而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形成所谓的“被动性肺动脉高压”。
心脏瓣膜病变
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或主动脉瓣病变,会改变心脏内部血流方向和压力分布,间接导致肺动脉压力升高。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特点
除了上述明确病因引起的继发性肺动脉高压外,还有一类称为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调节异常、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等多种机制有关。其特点是病情进展较快,早期症状不明显,确诊时往往已进入中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