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室性心动过速是什么?了解这种危险的心律异常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常见于儿童心脏疾病患者。它指的是心脏跳动的速度明显超过正常范围,且起源于希氏束以下的心室部位,因此被称为“室性”心动过速。与正常心律相比,这种异常心律可能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影响全身供血。
小儿室性心动过速的成因
小儿出现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因多种多样,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炎、电解质紊乱、药物中毒或遗传性心律异常有关。此外,一些感染性疾病、心脏手术后并发症等也可能诱发该病。因此,家长和医生应高度重视,及时排查潜在病因。
疾病的临床表现
患儿在发病初期可能表现为心跳加快、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烦躁不安、面色苍白、出冷汗,甚至晕厥或昏迷。由于该病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危及生命。
诊断与治疗策略
确诊室性心动过速通常需要通过心电图(ECG)检查,必要时还需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或心脏超声等进一步检查。治疗方面,应根据患儿的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电复律、射频消融术等。
家长应注意的事项
对于确诊或疑似患有室性心动过速的儿童,家长应密切观察其日常表现,注意是否有突发性心跳加快或晕厥等情况。同时,应定期带孩子进行心脏检查,遵循医生建议进行治疗和生活管理。
总结
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儿科急症,具有较高的危险性。早期识别症状、及时就医并进行科学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家长和医生应共同努力,为患儿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