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儿童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两种主要方式

室间隔缺损是儿童常见的一种先天性心脏病,针对此类病症,通常需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修补。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两种治疗手段,分别是介入封堵术和传统开胸手术。

介入封堵术

介入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适用于部分符合条件的室间隔缺损患儿。手术过程中,医生会选择从股静脉进行穿刺,随后置入导丝,并通过导管将封堵器送达心脏缺损部位。

在确认位置无误后,医生会释放封堵器,使其展开并牢牢固定在缺损处,从而达到封堵缺损的目的。这种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术后一般不会留下明显疤痕。

传统开胸修补术

手术过程与特点

对于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儿,医生通常会建议采用传统开胸修补术。这种手术方法需要在体外循环的支持下进行,医生会在胸骨正中进行切口,直接打开胸腔,在直视下对室间隔缺损部位进行缝合或补片修补。

术后恢复与注意事项

虽然这种手术方式较为传统,且创伤相对较大,但其修补效果确切,适用于复杂或大型室间隔缺损的情况。术后患者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且胸前可能会留下明显的手术疤痕。

综上所述,针对儿童室间隔缺损的修补手术,家长应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微创介入术适合部分病情较轻的患儿,而传统开胸手术则适用于更为复杂的情况。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应在专业的心脏中心进行评估与治疗,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別叫我思2025-08-01 09:30:2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