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动脉导管未闭该如何应对?

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动脉导管是一个重要的生理结构,它连接肺动脉和主动脉,帮助胎儿在母体内完成血液循环。通常在出生后,这个导管会自然闭合,但在部分人群中,动脉导管未能闭合,形成持续开放的状态,这就是所谓的“动脉导管未闭”。这种状况会导致血液从主动脉异常分流至肺动脉,进而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可能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介入封堵是当前主要治疗方式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如今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的患者可以通过介入封堵术进行治疗。这种方法相比传统的开胸手术具有明显优势,例如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介入治疗通过血管穿刺,将封堵器送达动脉导管位置,从而阻断异常血流,达到治疗目的。

介入封堵的适应症与限制

目前,介入封堵适用于大多数分流量较小或中等的动脉导管未闭患者。然而,这种治疗方式对患儿的体重和年龄有一定要求。一般建议患儿体重达到10公斤以上,或者年龄在三岁以上再进行介入治疗。这是因为年龄过小或体重过轻的儿童血管较细,介入器械的插入可能会造成血管损伤,增加手术风险。

未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在尚未接受介入治疗之前,由于动脉导管的存在,患儿容易出现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发热等症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注意预防感冒,避免受凉,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并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早产儿或动脉导管较大、分流量非常大的患儿,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或顽固性肺炎,此时即使体重较轻,也可能需要尽早进行手术干预。这种情况下,可以选择传统的开胸结扎术或现代的胸腔镜微创结扎术进行治疗。

大多数患者可选择观察等待

对于大多数动脉导管未闭患者来说,如果病情不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定期随访观察,等待合适的治疗时机。一旦孩子的体重和年龄达到介入治疗的标准,即可择期进行封堵手术,以避免长期并发症的发生。

期待奇迹出现2025-08-01 10:21:5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