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你了解多少?
动脉导管未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通常发生在婴儿出生后的早期阶段。在胎儿发育过程中,动脉导管是连接主动脉和左肺动脉之间的一条正常通道,主要作用是为胎儿提供血液和氧气。然而,出生后,这条通道应当自然闭合成为动脉韧带。如果在出生两个月后仍未闭合,则被定义为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的病理机制
当动脉导管未能正常闭合时,会导致主动脉中的血液异常分流至肺动脉,从而增加肺循环的血流量。这种额外的负担会逐渐引起左心室和右心室的肥大。随着病情的发展,肺动脉压力可能升高,甚至超过主动脉压力,导致血液出现双向或右向左的分流。此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绀和杵状指(趾),即所谓的艾森门格综合征,严重时可引发右心衰竭,危及生命。
发病率与性别差异
据统计,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病率约占先天性心脏病的15%至20%。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患病的概率是男性的两倍以上。尽管如此,并非所有患者都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对于导管较细、分流量较小的患者来说,可能在早期阶段并无明显不适。
临床表现与症状
然而,若动脉导管较粗、分流量较大,患者则可能出现一系列症状,如情绪易激动、呼吸急促、体力不支、出汗过多、进食困难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当病情进展到严重肺动脉高压阶段,出现右向左分流时,患者会表现出下半身发绀以及杵状指(趾)等特征性体征。
诊断与检查建议
动脉导管未闭通常会伴随有明显的连续性心脏杂音。若在体检或日常生活中发现心脏杂音,建议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心脏超声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动脉导管未闭或其他心脏结构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