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了解这一常见先天性心脏病
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病例的15%。这种疾病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存在,动脉导管作为胎儿血液循环中的重要通道,在出生后应逐渐关闭。
动脉导管未闭的形成机制
在胎儿阶段,由于肺部尚未开始呼吸功能,动脉导管连接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帮助血液绕过尚未工作的肺部。出生后,随着婴儿第一次呼吸,肺部开始工作,血液氧含量上升,肺循环阻力下降,动脉导管通常会在出生后不久出现功能性关闭,随后在数月到一年内完成解剖性关闭。
什么是病理性动脉导管未闭?
如果动脉导管在出生一年后仍未完全闭合,并且导致血液在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异常分流,就被称为动脉导管未闭。这种情况可能引发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影响心脏和肺部的正常功能。
动脉导管未闭的临床表现
根据动脉导管的粗细不同,临床症状也有所差异。较小的动脉导管未闭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常常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较大的未闭导管则可能导致如咳嗽、呼吸急促、喂养困难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典型体征:机械样杂音
在进行心脏听诊时,医生通常可以听到一种连续性机械样收缩期杂音,这是动脉导管未闭的典型体征。这种杂音常位于胸骨左缘第二肋间,声音较为明显,有助于早期诊断。
及时诊断与治疗的重要性
如果在新生儿或婴幼儿时期发现动脉导管未闭,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进行心脏彩超等进一步检查,并定期复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医生可能会建议药物治疗、介入封堵或外科手术等治疗方式。
总之,动脉导管未闭虽然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但通过早期发现和科学治疗,大多数患儿都能获得良好的预后。因此,家长一旦发现孩子有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