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的操作方法解析
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是一种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微创手术方式。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两种引导方式进行介入封堵术:一种是在X线透视引导下完成操作,另一种则是在食道超声的引导下进行。
介入封堵术的两种引导方式
X线引导下的介入封堵术
在X线引导下进行的介入封堵术,是通过股动脉穿刺,将导管沿着血管送至心脏的动脉导管部位,随后释放封堵器以闭合导管。这种方式依赖X线成像来定位导管和封堵器的位置,因此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会接受一定剂量的辐射。
食道超声引导下的介入封堵术
而食道超声引导下的介入封堵术则不需要使用X线,医生会将一根细长的食道超声探头插入患者的食道,通过超声波实时观察心脏结构和封堵器的放置情况。这种方式避免了辐射暴露,尤其适合对辐射敏感的人群,如儿童和孕妇。
两种方式的对比与选择
虽然两种方法都从股动脉穿刺进入体内,但它们各有优缺点。X线引导技术成熟,操作相对简便,但存在辐射风险;而食道超声引导则更为安全,术中可提供更清晰的心脏结构图像,并能实时监测封堵器释放过程,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总结:选择哪种介入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院设备条件以及医生的经验综合决定。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术都是一种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有效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