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糖尿病高渗状态解析:成因、风险与预防措施

糖尿病高渗状态,又称为高血糖高渗综合征(HHS),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急性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极高的血糖水平和血液渗透压显著升高。当血液渗透压超过正常范围(通常高于320mOsm/kg)并伴随显著高血糖时,即可诊断为高渗状态。这种状态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尤其是2型糖尿病患者。

高渗状态的常见诱因

诱因通常包括感染、心脑血管事件、停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脱水以及应激反应等。其中,感染是最常见的触发因素,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等。此外,老年人因身体调节能力下降,更容易在这些诱因作用下发生血糖急剧升高,从而引发高渗状态。

高渗状态的严重性与并发症

糖尿病高渗状态不仅本身病情危重,还可能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同时存在,形成复合型代谢紊乱,极大增加治疗难度和死亡风险。患者可能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因此该病症的死亡率相对较高,亟需引起重视。

与酮症酸中毒的区别与联系

虽然高渗状态与酮症酸中毒同属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但前者通常缺乏明显的酮体升高,而以极度高血糖和高渗透压为主要特征。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两者可能并发,使临床表现更为复杂,需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预防与应对措施

为预防高渗状态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应坚持规范用药,避免擅自停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在遭遇感染、手术、创伤等应激状况时,应加强血糖监测,必要时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及慢性感染等,也有助于降低高渗状态的发生风险。健康教育、定期体检和血糖管理是预防这一并发症的关键。

铅笔小星2025-08-03 08:32:2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