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脑血栓介入取栓术后常见并发症解析

脑血栓介入取栓术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脑梗死治疗方法,通常通过右侧腹股沟股动脉穿刺,将取栓装置送达血栓部位,从而实现血栓清除。虽然该技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并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但在操作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风险。

穿刺部位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由于手术需要从股动脉穿刺进入血管系统,穿刺部位可能会出现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或动静脉瘘等并发症。这些情况通常与穿刺技术、术后压迫止血不当或患者凝血功能异常有关。轻者可自行吸收,重者则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如加压包扎或外科修复。

血管损伤引发的风险

动脉夹层与血管破裂

在导管操作过程中,有可能造成血管内膜损伤,进而引发动脉夹层甚至血管破裂。动脉夹层可能导致血流受阻,加重脑缺血风险,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脑出血的潜在危险

在取栓过程中,若血管壁因操作受到损伤,或患者存在高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情况,可能会导致脑出血。脑出血是介入取栓术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导致意识障碍、神经功能恶化,甚至死亡。

血栓逃逸与远端栓塞

在取栓过程中,栓子可能在操作中脱落或漏掉,随着血流进入更细的脑血管,造成新的脑梗死区域,这种现象称为“栓子逃逸”或“远端栓塞”。这不仅会影响手术效果,还可能加重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权衡利弊,科学决策

尽管脑血栓介入取栓术存在上述并发症,但作为一项挽救生命的治疗手段,其临床获益往往大于风险。医生在术前会综合评估患者病情、发病时间、影像学表现等因素,判断是否适合手术。一旦具备手术指征,医生将尽最大努力规范操作、减少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因此,患者及家属在面对此类手术时,应充分了解手术风险与收益,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做出理性决策。

易水寒冰2025-08-04 08:27:06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