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脑梗死常见并发症及防治要点

脑梗死,俗称缺血性脑卒中,在中医中又被称为卒中或中风。这种疾病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导致脑部某一区域的血液供应受阻,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缺氧性损伤,最终造成神经功能障碍。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脑梗死可以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以及腔隙性脑梗死等多种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最为常见的形式,约占所有脑梗死病例的60%,因此在很多情况下,脑梗死特指的就是脑血栓形成。

脑梗死并发症概述

在脑梗死的急性发作期和恢复阶段,患者常常会面临一系列并发症的威胁。这些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显著增加致残率和死亡率。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褥疮、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以及因吞咽困难导致的营养不良等。

主要并发症及其危害

吸入性肺炎:由于脑梗死后患者可能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导致食物或口腔分泌物误入气管,从而引发肺部感染。

褥疮:长期卧床不动的患者容易在骨突部位出现皮肤压疮,尤其是在护理不当或翻身不及时的情况下更为常见。

尿路感染:脑梗死患者常因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而需要导尿,增加了尿路感染的风险。

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由于肢体活动受限,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可能引发致命性的肺栓塞。

营养不良:吞咽困难不仅影响进食,还可能导致患者摄入营养不足,从而延缓康复进程。

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

针对上述各种并发症,科学的预防和系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急性期,应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误吸;定期翻身、保持皮肤干燥清洁,预防褥疮;合理导尿并保持尿路通畅,减少感染机会;同时鼓励早期肢体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

此外,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患者,应进行专业的吞咽功能评估,必要时采用鼻饲或胃造瘘等方式保证营养摄入,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综上所述,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只有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护理与干预,才能有效提升康复效果,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少年谈情不说爱2025-08-05 08:33:31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