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小发作究竟是什么疾病
癫痫小发作,医学上被称为失神发作,又名失神癫痫,是儿童时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癫痫综合征。该病症通常在4至8岁之间发病,发病高峰期为5岁左右,且女孩的发病率高于男孩,约占总病例的60%到70%。大多数患儿在发病前精神和运动发育均属正常。
失神癫痫的典型症状
失神癫痫的主要特征是突发性的精神活动短暂中断,患者会出现一过性意识丧失的情况。在发作期间,患儿可能会出现自动症或伴随轻微的肌阵挛现象,但通常不会出现跌倒、抽搐等剧烈表现,也不会在发作后感到明显的疲乏。
发作频率较高,每天可发生数十次甚至上百次,但每次发作时间极短,通常不超过10秒钟,因此很容易被家长或老师忽视,误认为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走神。
诊断与检查方法
在未使用抗癫痫药物治疗之前,多数患儿可以通过进行过度通气试验诱发失神发作。脑电图(EEG)检查是确诊该病的重要手段,常规脑电图结合过度通气诱发试验,常可记录到双侧对称同步的3Hz棘慢波节律性爆发,这是失神癫痫的典型脑电图特征。
病因与遗传因素
目前,失神癫痫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研究表明其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多数专家认为,该病可能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能是多基因遗传性疾病。
治疗与用药建议
针对失神癫痫,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包括丙戊酸和乙琥胺,这两种药物对儿童失神癫痫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乙琥胺在我国尚未上市,因此主要依赖丙戊酸进行治疗。
对于青春期女孩患者,医生更倾向于使用拉莫三嗪进行治疗,该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约80%的发作情况。在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若持续2至3年未再发作,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逐步减量并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