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55岁男性突发癫痫,经8天规范治疗后病情显著改善!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与健康知识分享,患者信息已做隐私处理,不涉及真实个案)

病例概述

本案例介绍了一位55岁男性患者的癫痫发作及治疗过程。患者在感冒发烧后出现多次抽搐症状,表现为意识丧失、四肢抽动、双眼上翻、喊叫、舌咬伤及尿失禁等。经头部MRI与脑电图检查后,确诊为癫痫发作。入院后接受为期8天的综合药物治疗,症状得到有效控制,未再发作,病情稳定后顺利出院。

患者基本信息与治疗概况

性别:

年龄:55岁

疾病类型:癫痫(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1月

治疗方案:吸氧+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包括丙戊酸钠、甘露醇、醒脑静、舒血宁、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奥卡西平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8天,期间进行多次检查与病情评估

治疗效果:抽搐症状明显缓解,癫痫未再发作,生命体征平稳

诊疗过程详述

一、初次接诊与症状表现

患者于入院前5天因受凉感冒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8.7℃,随后出现3次发作性抽搐。每次发作持续约2至3分钟,表现为意识丧失、双上肢屈曲、双下肢伸直、双眼上翻、喊叫、咬舌、尿失禁等症状,发作后意识模糊,约10分钟后恢复清醒,但对发作过程无记忆。

家属陪同患者前来门诊就诊,头部CT提示双侧腔隙性脑梗,为进一步明确抽搐原因并进行规范治疗,建议住院观察。患者及家属同意入院治疗。

二、住院期间的检查与治疗措施

入院查体显示:患者神志清楚,体温38.3℃,血压偏高(150/100mmHg),心率97次/分,呼吸平稳,四肢肌张力正常,颈项强直阳性。随即给予吸氧,并安排多项检查,包括血培养、血常规、尿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头颅MRI及脑电图等。

结合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初步判断为癫痫发作。经与家属沟通,确定治疗方案:使用丙戊酸钠静脉滴注及奥卡西平片口服控制癫痫,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醒脑静注射液保护脑细胞,舒血宁注射液改善脑部循环,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于抗感染治疗。

磁共振与脑电图检查结果进一步支持癫痫诊断,并未发现其他占位性病变或急性脑血管事件。

三、治疗效果评估

经过为期8天的规范治疗,患者抽搐症状明显缓解,未再出现癫痫发作。体温恢复正常,血压、心率趋于平稳,精神状态良好。复查相关指标无明显异常,病情稳定,达到出院标准。

医生嘱咐患者出院后继续按时口服抗癫痫药物,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以防癫痫复发或出现持续状态。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

四、出院指导与日常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癫痫发作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出院后的护理与生活方式管理同样重要。建议家属在患者发作时采取以下措施:

  • 迅速将患者平卧,清除周围尖锐物品,防止跌伤或撞击;
  • 不要强行按压患者肢体,避免造成骨折或肌肉拉伤;
  • 发作时不要试图往患者口中塞物或灌药;
  • 保持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
  • 记录发作时间、频率及表现,便于就医时提供参考。

此外,患者应避免从事高空、驾驶、潜水、滑水等高风险活动,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疲劳、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和睡眠不足。

五、医生总结与健康提示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根据发作类型不同,临床表现多样。本例患者为典型的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俗称“大发作”。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小发作”,如短暂意识丧失、愣神、局部肢体抽动等。

对于有癫痫史的患者,一旦出现类似症状,应尽早就医,避免延误治疗。同时,癫痫患者应定期复诊,调整药物剂量,确保病情长期稳定。

通过本病例可以看出,早期识别癫痫症状、及时住院治疗、合理使用抗癫痫药物,是控制病情、改善预后的关键。

夏日的清晨2025-08-05 11:59:4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