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真的会陷入死循环吗?
失眠并非不可打破的循环
如果不是由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失眠,那么答案其实是否定的——失眠并不是一个无法打破的死循环。只要方法得当,是完全可以调整回来的。
我的失眠抗争经验
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解决失眠的关键在于早起。当你陷入连续失眠的状态时,不要试图通过延长卧床时间来弥补,而是要主动调整作息时间,用早起打破恶性循环。
如果你凌晨5点才入睡,别想着多睡一会儿,闹钟定在7点,准时起床;如果你是6点才睡着,同样,7点必须起床。不要对疲惫的自己心软,建立规律的作息比补觉更重要。
不恋床、不补觉是关键
对抗失眠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拒绝赖床、拒绝补觉。即使前一晚休息得不好,第二天也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奏,把该做的事情做完,该消耗的精力消耗掉,这样才能推动身体重新建立起健康的睡眠节律。
我的失眠经历与转变
我从小就属于入睡困难型,轻微失眠一直伴随着我,尤其是工作以后,失眠问题更加明显。大约两年前,我曾连续一两个月都处于失眠状态,常常要熬到凌晨5点之后才能入睡。
那段时间,我整夜在床上翻来覆去,内心充满自责、懊恼,甚至会因为焦虑而哭泣。等到天快亮时才勉强入睡,而闹钟一响,整个人就像被重击了一样。
为了多睡一会儿,我常常不吃早餐,上班迟到,白天昏昏沉沉,整个人的状态非常差。失眠一旦来袭,生活真的非常痛苦。
以毒攻毒,打破失眠怪圈
后来我下定决心改变,不管几点入睡,第二天早上7点半必须起床。吃早餐、做家务、打扫房间……只要闹钟响起,立刻起床,绝不赖床。
这个方法的效果出奇地好。不到一周的时间,我就发现自己晚上11点就能轻松入睡,睡眠节律逐渐恢复正常。
当然,这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如果哪天因为熬夜或者假期作息紊乱,又会再次失眠。但只要我迅速切换回早起模式,最多两天就能恢复正常。这个方法我反复验证,屡试不爽。
失眠时的心态调整也很重要
现在有时候我也会遇到越睡越清醒的情况,但我不再焦虑。我知道,只要心态放松,睡眠自然会来。
我会打开手机看看知乎,或者用iPad追个剧,困了就放下,准备入睡;如果不困,那就坦然接受现实,迎接新的一天。这种“手里有枪心里不慌”的状态,反而让我更容易入睡。
以前睁着眼睛等天亮的情况,现在已经很少发生了。
关于药物使用的建议
对于那些长期失眠已经影响到身体健康的朋友,我还有一个建议:可以考虑短期使用助眠药物辅助治疗。
如果你只是偶尔使用,普通助眠药物的成瘾性和副作用其实不必过度担心。关键在于不长期、不定期使用,也不过量服用。
比如在一些特别紧张或兴奋的时刻,比如需要早起参加重要活动或项目前,如果发现自己难以自然入睡,我会提前服用一片助眠药,帮助自己尽快入睡,确保第二天有足够的精力。
这种策略性的用药方式,不仅帮助我恢复了睡眠质量,也让我在面对压力时更加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