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3.5亿抑郁症患者的背后,是无数个失眠之夜与心理健康危机
2020年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一天在很多人眼中或许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当你打开微博,看到全球约有3.5亿抑郁症患者这一话题登上热搜时,我们才真正开始意识到,“3.5亿”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抑郁症的全球现状与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数据,目前全球抑郁症患者数量已高达3.5亿,每年因抑郁症而选择自杀的人数更是高达百万级别。在中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也达到了2.1%。作为一种高发的精神类疾病,抑郁症已经逐渐成为继癌症之后,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杀手”。它并不遥远,而是潜伏在我们身边,影响着无数人的生活。
那些因抑郁症离去的面孔
张国荣、乔任梁、具荷拉、崔雪莉、三浦春马、梵高、海明威、三毛……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最终都因抑郁症而离开了这个世界。抑郁症不是矫情,不是“想太多”,它是心灵的一场“感冒”,甚至可能发展为致命的“肺炎”。
抑郁症的本质与症状
抑郁症,又称为抑郁障碍,是一种以持续性情绪低落为主要特征的精神疾病,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从外表上看,抑郁症患者与常人无异,但其内心的痛苦却难以言表。
该病最显著的特征是活力丧失,甚至连日常生活的简单事务都无法完成,症状持续时间往往超过14天。常见的表现包括:精神萎靡、食欲改变、睡眠紊乱、焦虑不安、注意力下降、情绪焦躁、自我否定、感到内疚,甚至出现绝望情绪。
失眠与抑郁症的密切关系
失眠,是抑郁症的重要诱因之一。研究表明,失眠人群罹患抑郁症的概率是非失眠者的3到4倍。长期失眠的人中,有高达85%的比例会伴随焦虑或抑郁等心理问题,而大多数抑郁症患者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症状。张国荣生前就曾因严重失眠而加剧了抑郁症状。
研究发现,慢性失眠与抑郁症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朱尔斯·安斯特(JulesAngst)教授曾对城市年轻人进行观察,发现失眠时间越长,患抑郁症的风险越高。当失眠持续十年或更久时,抑郁症的发病率显著上升。
权威研究证实失眠与抑郁的联系
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抑郁症临床研究之一——STARD研究(抑郁症序贯治疗研究)显示,在门诊的抑郁症患者中,有84.7%的人同时伴有失眠症状。
抑郁症患者的失眠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夜间频繁醒来、早醒等情况。其中,夜间觉醒是最常见的失眠类型。更具体地说,有27.1%的抑郁症患者同时存在入睡困难、夜间觉醒和早醒这三种失眠表现。
可以说,失眠和抑郁症如同“双生子”,长期失眠极有可能诱发抑郁症。有研究指出,与没有失眠的人相比,失眠者在未来一年内出现抑郁症状的风险高达40倍。
如何通过改善睡眠缓解抑郁症?
一项最新研究发现,对于同时患有失眠和抑郁症的患者来说,若能将夜间睡眠时间延长至7小时,则更有可能从失眠认知行为治疗(CBTI)中获益,抑郁症的缓解率也会显著提高。
该研究共纳入了104名成年受试者,平均年龄为47.8岁,其中女性占75人。所有参与者均符合DSM-IV中对抑郁症和原发性失眠的诊断标准。研究过程中,患者首先接受了为期16周的抗抑郁药物治疗,随后被随机分配至CBTI组或对照组。治疗期间,研究人员每两周评估一次HAMD-17(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和ISI(失眠严重指数),以判断抑郁和失眠的改善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在接受CBTI治疗的患者中,每晚睡眠时间达到至少7小时的抑郁症缓解率为62.5%;而每晚仅睡5至6小时的患者,其缓解率则低至18.2%至42.1%之间。
研究结论与专家建议
这项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充足睡眠对改善抑郁症与失眠的重要性。研究者JackD.Edinger指出:“对于抑郁症合并失眠的患者,在开始CBTI治疗前,如果每晚睡眠时间能达到或超过7小时,将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如果你已经出现失眠、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甚至连续两周都无法正常入睡,那么就应该引起高度警惕。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医疗帮助,是恢复健康睡眠和改善情绪状态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