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抑郁症复发率高,药物治疗也不能完全避免复发,我们该如何应对?

一位患者曾提出这样的疑问:“我在16岁那年被诊断为抑郁症,经过治疗症状好转后便停药了。到了20岁病情复发,再次服药的剂量比之前还要大。因为害怕再次复发,我坚持服药6年没有出现症状。26岁时,我计划要孩子,于是尝试停药,结果病情再度复发,这次用药量是最初的两倍!难道我必须终身服药吗?”

其实,这样的困扰在抑郁症患者中并不少见。很多人担心一旦开始吃药,就再也无法摆脱药物。那么,抑郁症真的需要终生服药吗?药物真的不能停用吗?

1、抗抑郁药物需要服用多久?

抑郁症的复发率确实较高。对于首次发作的患者,第一次停药后大约有50%的复发几率;第二次停药后,复发率上升至70%~80%;而第三次停药后,复发风险几乎达到100%。发病年龄越大、复发次数越多,再次复发的可能性也越高。

因此,医学建议:首次抑郁发作治愈后,应至少维持药物治疗6个月;第二次发作痊愈后,建议维持治疗2~3年;而出现第三次发作时,则应考虑长期甚至终生服药的可能性。

2、即使服药,抑郁症还会复发吗?

虽然抗抑郁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复发,但并不能完全杜绝病情波动。坚持规范服药确实可以降低复发频率,减轻症状严重程度。但是否复发还与患者的年龄、发作次数、病情严重程度、家族遗传史、药物副作用以及服药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也就是说,即使正在服药,也有可能出现情绪波动或症状复发。此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非常重要,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防止病情恶化。

3、抑郁症患者何时可以考虑停药?

当患者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并有明显好转迹象时,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少药量。如果病情在一年内保持稳定,或至少完成一个完整的发作周期无复发,可以考虑缓慢减药。

但必须强调的是,减药过程应在专业医生的监督下进行,切勿擅自停药。如果在减药过程中出现情绪波动或复发迹象,应立即停止减药,并可能需要恢复原有剂量或加强治疗。

4、一旦开始服药,就必须终生服药吗?

答案是否定的。抗抑郁药物的治疗通常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

急性期的目标是快速缓解症状;巩固期旨在维持疗效、清除残留症状并恢复社会功能;维持期则重在预防复发,帮助患者重新融入社会生活。

对于首次发作且有明确诱因的患者,如果治疗效果良好、康复彻底,经过完整的治疗周期后,是有可能逐步停药的。但具体治疗时间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一般而言,首次发作的完整治疗周期可能在6个月至1年之间;若恢复不顺利,治疗周期可能延长至2~5年。对于病情严重、有自杀倾向、病程长、复发频繁或有家族史的患者,应适当延长维持治疗时间。

5、既然药物不能完全防止复发,那该怎么办?

尽管药物无法百分之百防止复发,但它可以显著降低情绪波动的幅度,减轻症状,并有效延缓或预防复发。

从更广义的角度来看,抑郁症是一种可能在人生任何阶段出现的心理障碍,每个人都可能面临患病风险。因此,我们应当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提升情绪管理能力,尤其是曾经患病的人更应加强自我调节。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患者坚持长期维持治疗,一旦减药仍可能出现病情波动。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继续服药带来的益处大于副作用风险,那么长期甚至终生服药也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选择。

总之,面对抑郁症的高复发率,科学治疗、规范用药、定期复诊以及良好的心理调适是关键。只有将药物治疗与心理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复发风险,实现长期稳定。

棋盘歌格2025-08-09 09:48:07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