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王大爷突发头痛发热确诊感染性脑炎,经14天治疗病情显著改善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患者相关信息已作隐私处理)
摘要:一位80岁男性患者,因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低热及剧烈头痛,初期误以为是普通感冒,但随着症状持续加重,甚至出现意识模糊,家属及时将其送医。经过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全面检查,最终确诊为感染性脑炎。采用甘露醇、地塞米松、头孢曲松钠及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方案,经过14天住院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病情趋于稳定,一个月后随访恢复良好。
基础信息
性别:男
年龄:80岁
疾病类型:感染性脑炎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5月
治疗方式:综合药物治疗(甘露醇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利巴韦林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14天,1个月后门诊随访
治疗结果:病情稳定,症状明显好转
一、初诊情况
王大爷在一周前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随后持续低热,体温维持在37℃至38℃之间,并伴有剧烈头痛,难以忍受。三天后,患者出现嗜睡状态,仍伴有低烧及恶心、呕吐等表现。家属意识到情况不寻常,遂前往医院就诊。神经科初步检查发现患者处于嗜睡状态,虽可唤醒但无法配合完成神经系统检查,医生初步怀疑为颅内疾病,高度怀疑脑炎可能。建议进一步进行颅脑磁共振及脑脊液检查,家属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
二、诊断与治疗过程
入院后,医生安排了全面的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抗核抗体15项以及血沉和C反应蛋白检测。颅脑磁共振结果显示大脑半球存在异常信号,结合临床表现高度怀疑为脑炎。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医生建议进行脑脊液穿刺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高达856×10^6/L,脑脊液蛋白含量为9.5g/L,颅内压也明显升高至210mmHg。综合判断为感染性脑炎。
治疗上采用甘露醇注射液降颅压,配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控制炎症反应,同时使用头孢曲松钠和利巴韦林进行抗感染治疗。考虑到患者年龄较大、病情较重,医生与家属详细沟通了治疗风险,包括可能并发肺部感染、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家属表示理解并全力配合。
三、治疗效果评估
在接受系统治疗7天后,患者的体温恢复正常,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显著减轻,意识状态明显改善。继续治疗至第14天时,认知功能评估显示仅有轻度受损,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恢复正常,整体病情趋于稳定,达到出院标准。
一个月后,医院通过电话随访了解到,王大爷出院后病情未出现反复,日常生活基本恢复正常,无明显不适症状,恢复情况良好。
四、出院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由于患者高龄且病情较重,能够恢复到目前状态实属不易。医生建议家属在出院后继续关注患者的体温变化、意识状态、认知能力以及肢体活动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医院复查。
饮食方面建议多饮水,选择清淡、易消化的优质蛋白食物,避免辛辣、寒凉及过硬食品。适当进行如散步等轻度运动,并定期为患者进行肢体按摩,有助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五、医生总结与健康提示
感染性脑炎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若未能及时诊治,可能造成不可逆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本病例中,家属对病情变化的敏锐察觉和及时就医,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因此,建议家中有老年人的家属应高度关注其身体状况,一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并伴有精神状态不佳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医生在接诊此类患者时,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原体类型,给予科学、规范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此外,日常生活中应注重增强老年人的免疫力,合理补充营养、适度锻炼,有助于降低感染性脑炎等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