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脑缺血的MRI影像特征与诊断要点

脑缺血是一种涉及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的系统性病理状态,通常指的是脑血流量下降到不足以维持正常脑代谢和功能的程度。这种状态可能导致脑组织结构的损伤,在影像学检查中表现为低灌注改变。脑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常见于脑内出现多个小缺血灶的情况。

脑缺血的MRI表现

在磁共振成像(MRI)中,FLAIR序列能够清晰显示脑缺血的特征性影像,表现为点状或片状的多发性稍高信号。这些异常信号多集中于大脑白质区域、侧脑室周围以及皮层下区域,具有一定的分布规律。

T1加权像与T2加权像的特征

在T1加权图像中,小缺血灶通常呈现为稍低信号;而在T2加权图像中,则表现为稍高信号。这种信号变化反映了脑组织因缺血导致的水分增加和细胞结构改变。

弥散加权成像(DWI)的表现

弥散加权成像对急性脑缺血尤为敏感,缺血区域在DWI上通常显示为稍高信号,有助于早期发现脑缺血病变,尤其在发病数小时内即可显示异常。

脑缺血的进一步评估与检查

当MRI显示脑内存在多个缺血灶时,应进一步评估患者的脑血管危险因素。常见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狭窄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建议进行颈动脉超声、脑血管造影(如MRA或CTA)等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血管病变,并为后续的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

如果再靠近一点点2025-08-12 08:12:22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