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脑血管狭窄导致供血不足该如何应对

脑血管一旦出现狭窄,往往会影响正常的血液供应,严重时甚至可能完全闭塞,进而引发脑梗死等严重后果。因此,对于脑血管狭窄的状况,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在尚未出现明显症状时,就应提前进行干预和预防。

早期筛查与预防至关重要

在脑血管狭窄的早期阶段,患者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临床表现,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建议中老年人群定期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是否存在血管狭窄的情况。通过这种无创检查手段,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血管内是否有斑块形成以及狭窄的程度。

狭窄程度≥70%需积极干预

当检查结果显示血管狭窄程度达到或超过70%时,即使尚未出现头晕、肢体无力等症状,也应考虑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这种程度的狭窄已经具有较高的脑梗死风险,必须引起重视。

外科手术治疗方案

针对颈部动脉(如颈内动脉)狭窄程度达到70%以上但尚未出现症状的患者,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该手术通过切除血管内造成狭窄的斑块,恢复血流通畅,是预防脑卒中的一种有效手段。

介入治疗方式

除了手术治疗,还可以选择球囊扩张支架成形术。这种微创介入治疗方式通过导管将球囊送至狭窄部位进行扩张,并植入支架以维持血管通畅。该方法创伤小、恢复快,适用于部分不适合手术的患者。

综合管理降低风险

除了积极治疗血管狭窄本身,还应从生活方式和基础疾病管理入手,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从而进一步降低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淡淡的优雅2025-08-12 08:23:3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