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脑供血不足的7大信号,预防脑梗与痴呆,记住这4个关键点
你是否经常感到头晕头痛,晚上难以入睡,白天却哈欠连天?又或者你发现自己越来越健忘,总是丢三落四?如果你有以上这些症状,就需要注意了,这可能是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早期信号。
脑供血不足的危害不容忽视
慢性脑供血不足在中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尤其是退休人群。据医学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70%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而80岁以上人群这一比例更是高达80%。遗憾的是,很多人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事实上,脑供血不足不仅是老年人的常见问题,更可能是脑梗、血管性痴呆的前期表现。若长期得不到改善,大脑长期处于缺氧缺血状态,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健康。
导致脑供血不足的4个常见原因
1.动脉血栓脱落
来自动脉系统的血栓脱落形成的栓子,容易堵塞颅内血管,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
2.心源性栓塞
如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扩张型心肌病、心室血栓等心脏问题,也可能导致脑部动脉堵塞。
3.小血管病变
脑部小血管因脂肪变性或透明样变,可能引发微小血管腔隙性梗塞,进而影响脑部供血。
4.血压偏低
部分长期营养不良、素食习惯或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由于血压偏低,也可能导致脑部供血不足。
7个典型症状提示脑供血不足
1.头痛头晕:脑供血不足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就是持续性头痛和头晕,严重时还可能出现眩晕、视物模糊、短暂性失明或突发耳鸣、听力下降。
2.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容易惊醒、多梦,甚至出现嗜睡状态,整日精神萎靡。
3.记忆力下降:大脑缺血缺氧会导致记忆力衰退,严重时可能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
4.肢体麻木:面部、嘴唇、舌头或四肢出现麻木感,或有异物压迫感,是脑供血不足影响神经区域的常见表现。
5.性格突变:原本性格内向的人突然变得爱说话、情绪急躁,或出现其他性格反常的表现。
6.运动障碍:四肢无力、走路不稳、手部动作迟缓,甚至出现肢体痉挛或不自主跳动,都是脑供血不足影响运动神经的信号。
7.吞咽困难:短时间内出现说话不清、吞咽困难等情况,说明脑部供血已影响到相关运动神经,需立即引起重视。
预防脑供血不足的4个关键措施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避免长期精神紧张,远离有害化学或物理物质;饮食上避免高脂肪食物,控制体重;保持规律作息,三餐合理搭配,避免暴饮暴食。
2.控制血压水平
高血压是导致脑供血不足的重要因素。65岁以上人群应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80岁以上者不低于130/60mmHg。
3.戒烟限酒
吸烟会增加血液中纤维蛋白原浓度,促进血小板聚集,增加血粘度;饮酒则易引发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增加心脑血管风险。
4.保护颈椎健康
良好的颈椎状态有助于维持脑部正常供血。建议改善睡姿,仰卧与侧卧交替,选择与颈部贴合的枕头;日常注意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或头部前倾。
脑供血不足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一组因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发的功能障碍症状。它不仅影响生活质量,更可能引发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因此,了解其早期信号,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对于维护大脑健康至关重要。只要从生活方式、血压管理、颈椎保养等方面入手,就能有效降低脑供血不足带来的风险,远离脑梗和痴呆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