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多发性硬化应做哪些影像学检查

多发性硬化(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影像学检查在诊断和病情评估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中,磁共振成像(MRI)是最为重要且常用的检查手段。通过头颅MRI,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大脑白质区域的脱髓鞘病变,这些病灶通常出现在侧脑室周围,尤其是在前角和后角区域,在半卵圆中心和胼胝体中也可能出现多个融合性病变。

MRI检查的典型表现

在影像上,多发性硬化的病灶多呈现为条索状或“手指样”改变,其长轴通常与侧脑室的长轴呈垂直分布,这种特征性的分布模式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此外,病灶也可能出现在脑干、小脑以及脊髓区域,表现为斑点状或不规则形状的异常信号。

长期病变的影像学变化

对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的多发性硬化患者,影像学检查还可能显示慢性改变,如脑室系统的扩大、脑白质体积减少等。同时,还可以观察到脑沟增宽、脑回变窄等脑萎缩的表现,提示疾病已经进入进展阶段。

增强MRI与活动性病灶识别

为了进一步评估病灶的活动性,医生常常会建议进行增强MRI检查。在注射对比剂后,新近发生的炎症病灶会表现出明显的强化,这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活跃程度和治疗反应。

总结:

磁共振成像是诊断多发性硬化不可或缺的工具,不仅能发现典型病灶,还能评估病情活动性和病程演变,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科技云飞扬2025-08-14 08:02:44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