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43岁男子长期偏头痛,竟因颈动脉瘤作祟!真实治疗全过程揭秘

(声明:本文仅供医学科普参考,患者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一名43岁男性患者,自20多岁起便饱受偏头痛困扰,头痛时伴随眼部胀痛、流泪、恶心、呕吐等症状。长期以来,他一直将头痛归因于学习和工作压力大,未引起足够重视。直到近期症状加重,经山东省立第三医院详细检查后发现,其头痛的真正“元凶”竟是颈内动脉瘤。经过药物控制与介入手术治疗,患者病情显著改善,头痛症状完全缓解,术后恢复良好。

病例基本信息

性别:

年龄:43岁

诊断疾病:偏头痛、颈内动脉瘤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就诊时间:2019年11月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氨基比林咖啡因片、尼莫地平片)+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住院周期:13天

随访情况:1个月后门诊复查,病情稳定,恢复良好

一、初诊经过

该患者长期从事高强度工作,频繁出差,生活作息不规律。近期在家人劝说下前来医院就诊,主诉为持续头痛20余年,近段时间症状加重,伴有高血压、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后无法缓解。患者有长期吸烟史,既往曾被诊断为偏头痛,口服止痛药可短暂缓解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初步门诊诊断为偏头痛。但由于其头痛反复发作且程度较重,医生建议进一步完善颅脑血管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病变。患者积极配合,进行了颅脑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

二、详细检查与确诊过程

在门诊期间,患者接受了多项血液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尿酸等。结果显示尿酸和血脂水平偏高。随后进行的颅脑磁共振及血管成像检查发现其颈内动脉存在动脉瘤,并伴有脑内多发缺血灶。

颅脑CT平扫未见明显异常,但提示副鼻窦炎。脑电图与发泡实验结果正常,最终确诊为颈内动脉瘤。医生认为其长期偏头痛可能与动脉瘤压迫或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

三、治疗方案与效果

针对头痛症状,给予氨基比林咖啡因片缓解疼痛,尼莫地平片以解除脑血管痉挛。服药第三天,患者头痛明显缓解。

考虑到动脉瘤体积较大,存在破裂出血风险,医生建议进行介入栓塞术治疗。术前进行了充分评估,并与患者详细沟通手术方案及风险。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明显不适,住院13天后病情稳定出院。

一个月后门诊随访显示,患者血压、血脂、尿酸等指标均控制良好,头痛未再发作,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四、康复期注意事项

头痛缓解出院后,患者需注意以下事项:

  • 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 饮食清淡,低盐低脂,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控制情绪波动,避免剧烈体力活动;
  • 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尿酸等指标;
  • 如头痛加重或血压明显升高,应及时就医;
  • 术后半年内应复查头颈联合CTA,评估血管状况。

五、医生经验总结

头痛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不能仅凭“偏头痛”这一诊断就忽视进一步检查。本例患者长期头痛,最终发现是颈内动脉瘤所致,提示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要高度重视反复发作性头痛的潜在病因。

建议中青年人群,尤其是长期脑力劳动者,应定期体检,关注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此案例也提醒我们,科学的诊断流程和多学科协作治疗对于明确病因、制定合理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只有全面评估病情,才能真正实现精准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我心闲已素2025-08-16 12:03:13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