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治疗:新技术带来新希望

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联合支架植入术逐渐成为治疗颅内动脉狭窄的重要手段。该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狭窄部位的血流状况,还能显著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为众多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

支架植入术的治疗原理与优势

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方法,通过导管将球囊或支架送入狭窄的颅内动脉部位,进行扩张或支撑,从而恢复正常的血流通道。这种方法相较于传统开颅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显著优势。

此外,支架植入术还能有效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脱落,避免由此引发的脑梗死等严重后果。正因如此,该技术在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神经科医生的推荐与应用。

颅内动脉支架术的适应症

虽然支架植入术具有诸多优势,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该治疗。根据目前的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以下几类患者可考虑接受脑血管造影支架术:

1.有症状的颅内动脉狭窄患者

对于已经出现临床症状,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轻微脑梗死的患者,若血管狭窄程度超过50%,建议考虑支架治疗。

2.无症状但狭窄程度严重的患者

即使患者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但如果通过影像学检查发现血管狭窄程度已超过80%,也应积极评估是否适合支架植入。

3.血流动力学异常的患者

通过多普勒超声、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CT血管造影(CTA)等检查,若发现狭窄部位存在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并且狭窄远端尚未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则具备支架植入的适应证。

手术操作的基本条件

在实施支架植入术前,医生会评估目标血管的直径情况。通常情况下,只要血管参考直径大于2毫米,即可进行该类介入治疗。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式,适用于特定人群。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应进行全面评估,并由专业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也许-爱慕你2025-08-17 10:39:08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