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针”真能治愈面瘫吗?专家提醒:不可盲目迷信针灸疗法
针灸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疗效在治疗多种疾病方面受到广泛认可,尤其是对面瘫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然而,针灸并非万能的“神针”,在某些疾病面前甚至存在风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近期接诊的一位患者就因盲目相信“祖传针灸”而延误了恶性肿瘤的治疗,险些造成严重后果。
误信“游医”疗法,延误肿瘤治疗
来自粤东的沈阿姨在半年前突然出现口歪眼斜的症状,家人误以为是普通面瘫,便带她四处求医。在尝试多种偏方无效后,听闻邻村一位“游医”使用祖传针灸治疗怪病有奇效,便将沈阿姨送去接受针灸治疗。三个月过去,病情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有所加重。最终,沈阿姨被送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进行系统检查,这才揭开了病情的真相。
恶性肿瘤已逼近大动脉
经检查,医生发现沈阿姨耳下长了一个如猕猴桃大小的肿块,质地坚硬,初步判断为恶性肿瘤。进一步的MRI影像显示,该肿瘤已紧贴颈部大动脉,若再拖延治疗,手术风险将大大增加。最终,经过长达三个小时的精密手术,医生成功将肿瘤完整切除。
针灸不适用于头颈肿瘤治疗
该院口腔颌面外科主任陈伟良教授指出,针灸疗法虽对面瘫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但对于头颈部肿瘤则应严格禁忌。他强调,过度刺激可能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甚至加速癌细胞的转移。每年他都会接诊数例因误信“偏方”或“游医”而延误治疗的患者,令人惋惜。
面瘫成因复杂,需科学诊断
陈伟良教授提醒,面瘫的成因多种多样,可能是中枢性病变、病毒感染、局部神经受压,甚至是恶性肿瘤侵犯面神经所致。因此,一旦出现面瘫症状,应及时前往正规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避免盲目使用未经科学验证的疗法。
手术仍是治疗腮腺肿瘤的首选
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腮腺区肿瘤的主要手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近年来开展的小切口微创腮腺肿瘤手术,不仅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瘢痕也较为隐蔽,美观效果显著。但陈教授也指出,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微创手术,是否采用此类术式需综合评估肿瘤的大小、性质及患者的整体状况。
青少年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需警惕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青少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近五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约28%的青少年腮腺肿瘤患者确诊为恶性肿瘤。这一数据应引起家长和青少年群体的高度重视,定期体检、关注身体异常信号,成为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