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面瘫的针灸疗法详解

面瘫是针灸科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在面瘫急性发作期,建议以远道取穴为主要治疗方式,这样可以有效缓解病情。常用的远道穴位包括合谷、足三里、太冲以及风池等。在此阶段,应尽量减少对面部局部穴位的刺激,避免深刺多针,可以选择温和灸法进行治疗,如在牵正穴或翳风穴处施以艾灸,尤其在耳垂前后区域进行温和灸,有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恢复期的针灸治疗策略

当进入面瘫的恢复期后,治疗重点应转向面部局部取穴为主,尤其是选择阳经上的穴位进行针刺。中医有云:“治痿独取阳明”,阳明经在面部分布广泛,对面部肌肉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常用的面部穴位包括地仓、颊车、阳白、四白、印堂以及下关等。

结合远端穴位增强疗效

除了面部局部取穴外,还可以配合使用肢体远道穴位,如合谷、太冲,以开通四关,调节全身气血运行。此外,足三里穴具有健运脾胃、增强体质的作用,也可作为辅助治疗穴位。

后遗症期的调理与补益

在面瘫后遗症阶段,除了继续使用常规面部穴位外,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具有补益作用的穴位。因为此阶段患者常出现气血亏虚的情况,需通过调补来加快恢复。常用补气养血的穴位包括气海、关元等任脉穴位,也可以选用肺俞、脾俞、肝俞等背俞穴来调节脏腑功能。

推荐配合穴位:阳陵泉

阳陵泉是“八会穴”之一,被称为“筋会”,对于肌肉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在后遗症期配合阳陵泉穴,有助于增强肌肉力量和面部运动功能。

药物配合治疗提升效果

在整个面瘫针灸治疗过程中,可以结合使用甲钴胺片或其他营养神经类药物进行穴位注射,以增强神经修复能力,提高治疗效果。

有点怀旧2025-08-19 10:04:30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