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一个强迫症康复者成功考入985高校的真实经历分享

回顾过去六七年的经历,内心已经趋于平静,但那些深刻的记忆却不断浮现。我把这段旅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一次成长的飞跃。从最初的挣扎到中期的转变,再到后期的稳定,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

第一阶段:觉察与挣扎

最初的一两年,关键词是觉察、抗争、挣扎,甚至濒临放弃。强迫症的种子其实早在小学时期就已埋下,只是当时并不清楚这是什么。直到小升初考试结束的那个暑假,压力骤然释放,那些困扰我的强迫思维竟然奇迹般地消失了。

然而,初一下学期,它们又卷土重来。我开始频繁打电话给家里,询问各种与强迫症状相关的问题,比如“我说了同学一句坏话,会不会真的应验?”“脑子里闪过不好的念头,会不会真的造成后果?”通过电话寻求父母的安慰来缓解焦虑。

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难以承受这些症状带来的痛苦,先是找各种理由请假回家,最终彻底拒绝返校。那段日子,我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情绪波动剧烈,甚至有过离家出走、自残的行为。家人因此备受煎熬,尤其是父母,常常在我面前落泪。哥哥也请假回来陪我,希望帮助我走出困境。

这一阶段,我几乎想要放弃自己,对生活和学习都失去了信心。但家人始终没有放弃我,正是这份坚持,才让我有机会迎来后来的转变。

第二阶段:寻求帮助与改变

寻医问诊的曲折经历

在家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我开始尝试接受专业帮助。起初是在医院看心理科,但医生的开导似乎对我帮助不大。期间也遭遇过一些误导和不必要的花费,回想起来仍感到愧疚。

后来在哥哥的推荐下,我开始接触心理咨询。第一次咨询并不顺利,可能是我内心仍有抗拒,也可能是咨询方式不适合我,最终我选择单方面终止了咨询,再次陷入低谷。

找到适合的咨询师

转折点出现在2015年,哥哥帮我找到了一位专攻强迫症治疗的心理咨询师。我至今记得第一次咨询时老师让我画房子、树和人,虽然当时觉得幼稚,但后来才明白其中的深意。

在接下来的六年里,我持续接受心理辅导。其中包括呼吸练习、觉察训练、心理力量建设等方法,逐步帮助我走出困境。特别是呼吸练习,如今已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重回校园与反复适应

在咨询过程中,我开始尝试回到学校。最初是爸爸每天带我去学校门口转一圈,逐渐适应上学的节奏。后来我决定复读,重新融入校园生活。

尽管强迫症状依旧存在,但我学会了如何与它们共处。咨询师教会我最重要的一点是:接纳。强迫思维是我身体的一部分,与其对抗,不如学会与它共存。

我逐渐掌握了“活在当下”的理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当下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被症状困扰。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使我在面对焦虑和抑郁时也能从容应对。

第三阶段:稳定与成长

进入高中后,我更加独立,也开始适应住宿生活。虽然仍有反复,但我已经能够熟练应对强迫症状,不再像以前那样恐惧。高中三年,我的成绩稳定在较高水平,最终通过自主招生进入市重点高中。

高考虽有遗憾,但整体结果令人满意。进入大学后,我基本可以独立处理症状,四个月没有咨询,生活和学习依然井然有序。

心理成长的飞跃

六年时间不算短,这段经历虽然痛苦,但也让我获得了宝贵的成长。我学会了接纳自我、独立面对困难,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感谢家人的陪伴与支持,感谢咨询师的引导与帮助,更感谢那个从未真正放弃自己的自己。如今,我已具备足够的能力去面对未来的人生挑战,未来依然充满希望。

双鱼大猫哥2025-08-20 10:28:06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