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岁男性突发头痛恶心呕吐,警惕脑膜脑炎风险!
脑膜脑炎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可累及脑实质,影响神经功能。本文通过一个真实病例,带大家了解脑膜脑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流程以及治疗方案。本文仅供医学科普参考,患者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病例基本信息
性别:男
年龄:32岁
疾病类型:脑膜脑炎
就诊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就诊时间:2022年2月
治疗方式:药物联合治疗(包括抗病毒、抗炎、降颅压等)+心理疏导
住院周期:7天
治疗效果:头痛、发热症状显著缓解,恢复良好
一、患者初诊情况
患者在入院前4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剧烈头痛,呈全头部胀痛,难以忍受,伴有恶心但无呕吐。体温升高,最高达38℃,自行服用感冒药物无效。入院前一天头痛加剧,伴有双眼胀痛及恶心呕吐,共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未出现肢体麻木或无力症状,遂前往医院就诊。
接诊后,医生为患者安排了头部磁共振检查及腰椎穿刺等项目。查体结果显示:心肺功能正常,腹部柔软无压痛;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意识清楚,无感觉障碍,病理反射阴性。
辅助检查结果如下:
- 头部磁共振:显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及脑白质脱髓鞘改变
- 脑脊液检查:
- 糖含量:3.10mmol/L
- 氯化物含量:125.0mmol/L
- 颅内压:300mmH₂O
- 脑脊液白蛋白:1627mg/L
- 细胞计数:50
结合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最终确诊为脑膜脑炎。
二、治疗过程
确诊后,医生与患者充分沟通病情,并制定了一套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抗病毒、抗感染、止痛、降颅压等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同时辅以心理疏导。
具体用药包括:
- 更昔洛韦注射液:用于抗病毒治疗
- 氢溴酸高乌甲素注射液:缓解头痛症状
- 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
- 人免疫球蛋白:增强免疫力
-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广谱抗菌治疗
- 盐酸莫西沙星片:口服抗菌药物
整个治疗过程中,患者情绪稳定,配合良好,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三、治疗结果
经过为期7天的住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头痛明显减轻,体温恢复正常,恶心呕吐完全缓解。医生评估后认为患者病情稳定,准予出院。
出院时医嘱如下:
- 继续口服盐酸莫西沙星片进行抗感染治疗
-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强营养
- 1个月后门诊复查,评估恢复情况
四、康复期间注意事项
脑膜脑炎患者在治疗后仍需注意身体调养,防止病情复发。以下几点尤为重要:
- 如再次出现发热、头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颅内感染可能
- 必要时可通过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变化,明确病因
- 避免受凉感冒,保证充足睡眠,增强免疫力
- 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 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切勿自行停药或减量
五、医生临床经验分享
脑膜脑炎中以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最为常见,通常表现为脑脊液中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升高,磁共振可发现额叶、颞叶等部位的异常信号,有时还伴有出血现象。
对于细菌性脑膜脑炎,一旦确诊应立即使用抗生素治疗,如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早期干预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本病例提示我们,发热伴头痛不能简单归为感冒,应高度警惕颅内感染的可能。及时就医、规范检查、科学治疗,才能有效控制病情,避免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