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38岁男子突发头痛恶心呕吐,竟是脑膜脑炎作祟,及时治疗康复良好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患者相关信息已做隐私处理)

摘要:一名38岁男性因持续头痛、恶心、呕吐就诊,伴有低热及近期感冒史。经医生查体发现脑膜刺激征阳性,进一步颅脑磁共振及腰椎穿刺检查后确诊为脑膜脑炎。经住院14天的联合药物治疗,症状完全缓解,复查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恢复情况良好。

患者信息概览

性别:

年龄:38岁

诊断:脑膜脑炎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就诊时间:2020年5月

治疗方式:药物治疗(头孢曲松钠+更昔洛韦+甘露醇+甘油果糖)

治疗周期:住院14天,1个月后门诊随访

治疗结果: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缓解,复查指标正常

一、初诊情况

一位38岁男性患者前来就诊,主诉持续头痛,伴有恶心、呕吐及轻微发热。患者自述半个月前曾患感冒,目前感冒症状已缓解,但遗留头痛问题,希望医生开具止痛药物。医生在查体过程中发现患者脑膜刺激征呈阳性,高度怀疑颅内压升高所致头痛,建议立即进行颅脑磁共振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脑膜存在炎症反应,初步诊断为脑膜脑炎,随即安排住院治疗。

二、诊断与治疗过程

入院后,医生为患者安排了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C-反应蛋白以及腰椎穿刺等。检查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偏高,结合颅脑磁共振影像,最终确诊为脑膜脑炎。

针对该病,医生制定了综合治疗方案:采用可穿透血脑屏障的抗生素头孢曲松钠与抗病毒药物更昔洛韦联合治疗,同时辅以甘露醇和甘油果糖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患者接受系统治疗14天后,症状显著改善,病情趋于稳定,顺利出院。

三、治疗效果评估

经过两周的住院治疗,患者的颅内压明显下降,脑水肿得到控制。治疗第7天时头痛已明显缓解,第14天时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脑脊液指标恢复正常,颅脑磁共振未见异常信号,患者临床康复良好,符合出院标准。

一个月后患者返院复查,自述无任何不适,精神状态良好,生活恢复正常,随访结果满意。

四、康复期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病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康复期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 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勿擅自停药或更改剂量,防止病情反复或加重;
  • 如再次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 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度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 避免过度劳累、情绪波动及病毒感染,减少疾病复发风险。

五、医生总结与建议

脑膜脑炎属于神经系统急症之一,若治疗不及时,可能引发严重后遗症,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工作能力甚至生命安全。当出现脑膜刺激征阳性、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颅脑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感染或出血等严重疾病。

在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症状变化,定期复查脑脊液和脑部影像,确保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早期诊断与规范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的关键。

秋天有点甜2025-08-21 08:26:1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