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老人突发肢体无力竟是脑梗死引发偏瘫,药物联合康复治疗效果显著!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保护患者隐私,文中相关信息已作处理)

摘要:一位70岁女性患者在一周内反复出现单侧肢体无力症状,每次持续约15分钟后自行缓解,家人误以为是年老体弱所致,未予重视。三天后症状加重,肢体无力持续不缓解,遂前往医院就诊。颅脑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为急性脑梗死,确诊后立即给予药物联合康复治疗。经过系统治疗,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偏瘫症状明显改善,恢复效果良好。

基本信息

性别:

年龄:70岁

疾病类型:脑梗死、偏瘫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第三医院

就诊时间:2021年2月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康复治疗(急性期进行被动肢体活动,出院后进行主动肌力训练)

治疗周期:住院12天,1个月后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稳定,症状明显缓解,肌力有所恢复

一、初次接诊情况

患者于春节期间由家属陪同前来就诊。家属反映,一周前老人曾多次出现偏侧肢体无力,但休息约15分钟即可恢复正常,因此未引起足够重视。三天前症状再次出现且持续未缓解,遂紧急送医。神经系统查体显示:右侧肢体肌力为2级,病理征呈阳性反应。门诊初步诊断为急性脑血管病伴偏瘫,建议立即住院治疗以进一步明确脑部病变情况。家属积极配合,同意住院检查。

二、住院治疗过程

入院后,患者接受了全面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心肌酶等检测,结果显示血糖、血脂及尿酸水平均偏高。颅脑磁共振成像显示存在急性脑梗死及脑动脉硬化,心电图与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治疗方案包括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和阿托伐他汀钙片,同时静脉注射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以及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盐注射液,以达到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及营养神经细胞的效果。

由于患者就诊时间较晚,脑梗死已形成,因此主要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同时根据病情进展,安排了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在急性期进行被动肢体活动,出院后鼓励患者主动进行肌力训练。住院12天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顺利出院。医生叮嘱其需继续控制“三高”并坚持康复训练。

三、治疗效果评估

治疗3天后,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提升至3级左右,出院时评估为3级+。一个月后门诊复诊,患者自述患侧肢体麻木感已消失,通过持续康复训练,肌力有明显改善。医生强调,脑梗死后半年是康复的黄金期,患者及家属均表示愿意坚持长期康复锻炼。

四、康复与生活管理建议

患者偏瘫症状已明显缓解,但仍需密切关注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变化,建议每月定期复查,如控制不佳应及时调整用药。

日常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为主,避免高嘌呤、辛辣、油腻食物,戒烟戒酒,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出院后需持续关注肢体功能恢复情况,若出现肌力下降、言语障碍或感觉异常加重等情况,应尽快前往医院复诊,防止病情恶化。

五、医生诊疗体会与健康建议

偏瘫多由脑部病变引起,常见诱因包括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糖、脑动脉瘤及房颤等。若本例患者能在首次出现肢体无力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效果可能更佳。因此,偏瘫的早期识别与干预至关重要。

加强公众对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意识,开展相关健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医生在接诊过程中,若发现患者存在血管基础差或多种高危因素,应重点强调预防措施,并建议定期复诊,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提升生活质量。

嗯哼2025-08-25 08:57:26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