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健康>恢复

脊髓损伤患者如何有效预防常见并发症

脊髓损伤患者由于身体机能受限,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如尿路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以及心肺功能下降等。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预防这些并发症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

一、预防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脊髓损伤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于排尿功能障碍导致尿液残留。患者应养成记录排尿日记的习惯,并通过调整饮食和饮水时间来训练膀胱功能。家属或患者本人应学习并掌握间歇性导尿技术,以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对于上肢功能受限、无法自行导尿的患者,应由家属协助完成。若因家庭条件限制无法进行间歇导尿,且出现严重尿潴留影响肾功能的情况,建议考虑进行膀胱造瘘术,以保护肾脏功能,防止尿路感染进一步恶化。

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脊髓损伤后,由于肢体活动受限,下肢静脉血流减慢,容易形成血栓。在疾病早期,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如使用抗凝药物、进行气压治疗、实施下肢被动运动等。

此外,患者可穿戴医用弹力袜,以促进静脉回流,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家属应协助患者进行规律的肢体活动,避免长时间静止不动。

三、预防褥疮的形成

长期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由于局部皮肤持续受压,容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褥疮。特别是在臀部、尾骨、脚踝等骨突部位,更应加强护理。

患者应穿着透气、吸汗的棉质衣物,保持皮肤干爽。卧床时应使用柔软平整的床垫,轮椅上则应配备合适的减压坐垫。建议每2小时变换一次体位,必要时可将臀部短暂腾空,减轻局部压力。

四、改善心肺功能,预防呼吸系统并发症

脊髓损伤可能导致心肺功能下降,患者易出现呼吸浅短、肺活量减少等问题,进而引发坠积性肺炎或心功能不全。

为改善心肺功能,患者可进行呼吸训练和上肢运动,如扩胸运动、手臂上举等。这些训练有助于增强胸廓扩张能力,提升心肺耐力,同时促进肺部通气,降低肺炎的发生风险。

对于卧床患者,家属可协助进行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防止肺部感染。

清清的清哟2025-08-28 09:42:09
评论(0)
评论前需先登录。